首先,多重因素疊加成為上半年事故多發主因。從內外部大環境看,疫情沖擊、俄烏沖突、原油價格高企等外部不穩定因素的影響,不斷向安全生產領域傳導;能源保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壓力加大,上游企業高負荷生產與下游企業經營困難并存;加之夏季極端氣候增多,新舊風險隱患交織疊加,安全防范任務繁重。從行業發展層面來看,化工行業規?焖贁U張、結構調整步伐不斷加快,使得行業安全生產形勢依然嚴峻復雜。如一些地區化工產業轉移過程中項目準入管理薄弱和安全設計診斷不實、高危細分領域精細化工“四個清零”不到位、復產驗收及新建項目把關不嚴、老舊裝置安全風險評估質量把控不嚴、化工園區A和B級風險占比高、油氣長輸管道外部隱患整改率偏低等問題,產生了新的數量可觀的安全隱患。就企業層面來講,部分企業隱患排查也不徹底。一些化工企業仍存在危險工藝本質安全水平不高、自動化控制不到位、安全管理能力不足、化工發展人才緊缺、員工履責能力不足等系列問題。
上述問題無論出現在行業層面,還是企業層面,都表明化工行業高風險性質沒有根本改變,長期積累的深層次問題尚未得到有效解決。
其次,大量隱患背后是安全管理存在缺陷。今年以來,政府各級安全監管部門組織開展了各種不同層級的檢查督導,發現的問題仍然不少。如在對高危細分領域開展的專項整治提升的“回頭看”中,核查企業49家,發現問題隱患1543項,其中重大隱患100多項。這些都表明一些領域的安全問題還相當嚴重。在查出的這些“物的不安全狀態”背后,暴露的卻是企業更為嚴重的管理缺陷,是企業的系統性安全管理出現了問題,是安全領導力、安全紀律、管理制度、組織機構、安全文化等方面存在嚴重不足。如果不找出背后存在的管理問題、人為因素及文化缺失,這些隱患未來轉化為更多、更大事故的可能性仍將難以避免。
再次,要充分認識到社會對安全生產的關注度和要求也越來越高。行業企業應該清醒地認識到,全社會對事故的容忍度越來越低,越來越難以忍受化工企業“一把火、一聲響、一條命”帶來的影響,政府和社會對化工安全生產工作的要求更嚴、標準更高。據了解,今后一段時間,各級政府將不斷加大對化工的安全監督管理。比如,針對;奉I域安全監督管理,將建立實施定期調度通報制度、嚴格督導約談考核、掛圖作戰集中攻堅等措施;圍繞重大危險源管控,將推出包括開展聯合督導檢查、研究建立實施獎勵機制、全面實行重大危險源包保責任人履職記錄線上錄入等辦法;圍繞全國危險化學品安全風險集中治理,政府將開展多個細分領域的重點專項工作。而且,隨著《危險化學品安全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實施方案》的深入實施,國家對化工行業的安全生產監管要求將越來越嚴、標準越來越高、力度也將越來越大。
行業企業唯有認清形勢,堅持問題導向,錨定安全目標全力攻堅,切實增強安全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進一步加強風險管控和隱患治理,穩扎穩打,為持續健康發展夯實基礎,行業發展才能行穩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