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階段,全球石化生產商仍在竭力應對能源和原料成本上漲、新冠肺炎疫情持續、俄烏沖突等因素帶來的經濟影響。然而,由于供應緊張和價格大幅上漲抵消了原材料和能源價格上漲帶來的影響,今年上半年主要石化生產商盈利仍然強勁。整體看來,石化生產商仍對全年盈利預期能夠維持到2022年下半年充滿信心。
多家企業上半年盈利強勁
陶氏化學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吉姆.菲特林在第一季度的投資者電話會議上表示,陶氏化學第一季度利用多元化投資組合范圍內的終端市場需求優勢,化解原材料和能源成本上漲的影響。第一季度銷售額同比增長28%,達到153億美元;凈收入同比增長54%,達到16億美元。陶氏化學6月初表示,受健康需求的支持,第二季度業績表現符合預期,包括美國聚乙烯需求的強勁復蘇。根據標普全球資本數據,陶氏化學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中位值約為29億美元。
巴斯夫報告稱,第一季度,不計特殊項目息稅前利潤為28.2億歐元,同比增長21%;銷售額增長19%,達到230.8億歐元。到5月,巴斯夫預計全年不計特殊項目息稅前利潤水平會維持在66億~72億歐元。巴斯夫指出,市場環境繼續由異常高水平的不確定性所主導,包括俄羅斯對歐洲天然氣供應情況。
在亞洲,日本三菱化學控股5月公布的2021財年(2021年4月~2022年3月)財務報告稱,該公司2021財年實現營業利潤3030億日元,比上年同期的475億日元飆升538%。對于2022財年(2022年4月~2023年3月),三菱化學預計高石腦油成本將轉移到其下游產品上。該公司預測,其石腦油成本將從2021年的56600日元/千升增至2022財年的81000日元/千升。由于高石腦油成本削弱了烯烴和聚合物的利潤,上半年亞洲以石腦油為原料的乙烯裂解生產商大幅削減了開工率。
下半年預測仍然樂觀
市場人士表示,全球化學品需求前景因地區而異,但總的來說,除東歐和獨聯體國家外,全球化學品需求仍將顯著增長。因此,石化生產商仍然對下半年的盈利情況表示樂觀。
根據美國化工理事會(ACC)6月初發布的年中化學工業形勢與展望報告稱,繼去年增長5.3%后,2022年全球化學品產量將增長2.8%。盡管全球經濟放緩將帶來諸多挑戰,但2022年美國化學品產量將實現10多年來最強勁增長。在2021增長1.6%后,ACC預計今年美國化學品產量將增長4.1%,亞太地區、中東和非洲將增長2.9%,拉丁美洲將增長2.5%。由于俄烏沖突和對俄羅斯企業的制裁,東歐化學品產量預計今年將收縮9%。西歐化學品產量增速也將大幅下降,預計今年西歐化學品產量將增長1.4%,而2021年則強勁增長4.5%。
多家公司領導人仍對今年下半年石化行業前景持樂觀態度。菲特林表示:“陶氏目前正經歷一段艱難時期,但我認為美國的狀況良好。歐洲的情況不同,并將密切關注!卑?松梨诋a品解決方案總裁凱倫.麥基表示:“全球石化品需求非常好。我們目前仍受到供應鏈和原材料問題的阻礙。我們相信潛在需求的存在,一旦恢復有效供應將可以將產品推向市場!焙嗨惯~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彼得.亨斯邁表示:“情況因地區而異。各地區的需求是一個復雜的謎團,但總體宏觀基礎上的需求仍然良好。北美、歐洲和亞洲通脹壓力完全不同。在某些情況下,它是由供應驅動的,有些則是資源限制,其他情況下,它純粹是由能源成本驅動。各地區的復蘇情況不能一概而論!